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7的文章

2017年生活實踐心得

圖片
在2017年底的時候,決定來打一篇講如何在新年度設立新目標後,能增加實踐成功可能性的文章。希望看的人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在制定2018年新目標的時候就能夠有一個好的方法以及開始,讓大家都可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我自己本身在當兵以前是一個不會設定年度目標以及沒有行動力和實踐力的人,大部份的事情都是想到就做一點或者一拖再拖,最後就不了了之沒有了下文。可是再當兵的時候我看了一位我很喜歡的作家渚士瑩寫的:一年計畫十年對話。是一本如何設定目標並且實踐人生目標的書,看完後深深感動就開始效仿書上的建議開始去執行,結果一年後 所有目標沒有一個完成XD 因為這失敗讓我開始去思考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什麼問題,或者是有什麼部份需要我再做一點調整。於是在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改進後,逐漸開始發掘出一些癥結點和問題,也就是後來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眉角 並不是我們的計畫和目標有缺失或者不夠完美,而是在於我們對於目標執行的指令還不足構成更多行動的指示。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從行為上的調整去改變我們執行目標和計畫的過程,好讓計畫和目標是可以逐漸被實現,同時保有著更多的行動力。而這之中最主要有兩個要素: 1.做小事 2.耐心做 做小事 萬丈高樓平地起,大專案從小事情起。要讓專案有更多的行動力以及完成就是要從很小的開頭做起,也就是把每一項要完成的任務拆解成許多重要的小事情。 一、去想像事情完成的樣子: 我認為設定好目標後,就要開始去思考完成的標準是什麼?換個角度來看就是要給目標一個完成的基準點和限制,因為 有限制,才有自由 如果目標設定以後,沒有限制就很容易無限上綱。這邊就用一個例子來當作接下來所有文章內容的範例,就好比設定一個目標是增加書本的閱讀量,這樣的目標已經又了方向,只是需要在更明確以及一個完成的限制,好比增加XX類型的書閱讀量,或要在今年以前閱讀完XX類型的書50本。明確的去知道完成的樣子,不僅不容易失焦也不會在一開頭就很熱血做了許多卻不知道要何時結束 二、推算下一步行動 有了任務完成的樣貌,接下來就是逐步的列出下一步行動直到專案結束。雖然這行動清單不代表一切,因為總會有許多變素及不確定,但列出下一步行動可以減少執行的焦慮以及執行到一半若是卡關就可以有個基準點可以衡量。繼續以書本為例子,決定看那種書幾本以後,接下來就可以上

手機不使用臉書和IG等社交軟體-6個月實踐心得

圖片
手機和行動載具逐漸變成我們每天不可或缺的東西無時無刻都離不開。因此換個角度來說,我們手上的行動裝置也是吃掉以及浪費我們時間的幫凶,也因此衍生了一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然後我觀察自己之前花很多時間在瀏覽臉書以及IG,可能一天下來就無形中浪費了1-2個小時甚至更久,所以我就從今年6月開始嘗試把手機的臉書和IG给刪掉,然後手機就只有接電話和處理事情的功能,然後實踐六個月以後將心得打成這篇文章分享出來。 一、重新檢視生活中零碎時間 在沒有臉書和IG可以滑的時候,,原本以為沒有這些社交軟體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可是反觀卻變得能讓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以及重新檢視一些生活上零碎的時間,好比搭電梯、工作告一段落、或者等人、睡前......等一些破碎的空檔。讓自己透過這樣的思考再重新的排列組合可利用的時間。 二、不容易分心 再來自己改變最多的部份就是不再容易分心,不會思考一件專案或者生活計畫沒有頭緒的時候,就會拿起手機先滑個臉書消磨時間。因為隔絕讓自己分心的事物的狀態下,就能更專注的去計畫下一步的行動,然後在一個不被打擾分心的時間點內,認真完成一件事情。 三、找出優質的行為 因為在剛開始沒有手機可以滑的狀態下,會有好一陣子都會先放空,可是放空久了就會慢慢的開始思考 是否能將優質或者行動任務的事情塞進這段零碎時間內呢? 有了這樣的起頭就會開始更多的下一步行動,比如可以利用搭電梯的時段用inbox收信、睡覺前可以拿起手頭正在看的書翻個10幾頁、等人或者下一段會議等待的期間打開evernote整理一下目前手頭計畫的大綱以及行動清單。讓零碎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利用價值。 四、能更充分的休息 最重要讓內心潛移默化的事情就是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時間,沒有了臉書和IG就不會再發生睡前滑一下動態結果不知不覺就到半夜而忘了休息。也因此就能更加約束自己能夠再休息的時候就能好好休息。 不只工作需要專心,其實專心休息這件事情也是一件不容忽略的事情 沒有了太多的雜訊干擾,可以讓自己在睡前可以整理一下思緒或者給自己一點心理上調整,並且放輕鬆心情好好的休息,然後隔天可以一早舒服的醒來就專心火力全開的面對每一天的挑戰。 也因為這半年減少和克制使用社交軟體,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現在的部落格,也是在這段期間內開始有

其實我們都菜過

圖片
為什麼新鮮人常常會給人一些很菜的感覺呢?不禁想起以前當兵的時候常會被老鳥學長嗆說很菜菜蟲已經掉了滿地!而我覺的會給人很菜的原因在於因為對工作沒有經驗所以會很容易踩到一些職場上不該採到的地雷。而我以從新鮮人到已經快不新鮮的過來人(被電)的經驗歸納出3個一些之前常犯錯以及透過工作觀察到的一些象限,做了3個總結分享給大家。 一、問問題沒有經過思考 問問題沒有經過思考就直接討教,通常落得的下場就是被翻白眼。就比如開完一個工作會議後,上司問對工作還有什麼問題,如果對內容還不太了解直接就問:「請問工作內容是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這樣問包準會被翻白眼。這種問法代表本身沒有思考前因後果或者沒有認真聽。一個好的提問必須要經過推論和邏輯的統整再提問才會是比較恰當。比如:「前面敘述的XX工作內容我有點不太清楚,是否可以請XXX在OO部分再解釋一遍嗎?」,同樣再表達同一件事情,問法不一樣結果就差很多。 問題問得好就好比進一家牛排店點一份牛排,廚師會為您準備好一份熟度剛好的牛排並且送上桌子時為您一旁解說如何食用,沒有經過思考的問題就會變成點了一客牛排,結果廚師就給你一頭牛和一把刀子,請你自己殺了牛然後再自己煮。 所以好的提問,同時也代表著問題解決的指引。 二、行動前沒有統整 以前我工作的時候最常犯的一件錯誤,就是主管交代任務後當下沒有想就立刻去做,或者是別人拜託做什麼事情想也沒想就接下來、或者快速就給予承諾在什麼時間內就會完成。 但沒有經過評估以及審慎思考的行動,其實是一種時間和資源的浪費。 沒有評估後的行動其實到最後很容易就會造成某一件事情重複做了好幾次並且花很多時間在修改以及來回確認,也很容易拖延進度無法如期完成任務。所以在接下任務或者對方詢問完成時間前,可以請對方給予一點時間讓自己評估接並且統整一下工作內容順序以及計算一下工作時間,花點時間去思考和統整,除了能夠讓自己更清楚工作的樣貌,同時也可以給對方感覺審慎而非不經思考的安全感。 三、不準時 最重要以及讓人覺得不會很菜的要點就是,準時如期完成主管交付任務。其實主管都是結果導向,主管交代任務,通常都不會太注重執行過程,反而注重結果是否能如期發生完成。畢竟沒有主管主管很閒整天盯著你一直提醒你。 叫入主管交代要在今日活動前準備好送來賓的花,拿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準時把花送上貴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