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8的文章

项目管理在做啥?(二)項目管理的翻译年糕

圖片
新的一年開始勵志要當個稱職的項目管理專員,這幾天讀到一篇文章: 7 Essential Project Management Skills for 2018 。 這篇文章大致上整理出做項目需要的基本技能。裡面也有提到“溝通”,看到時不禁頻頻點頭內心不斷吶喊者:「沒有錯,我也是這樣想,完全同意啊!」會這樣餘有心戚戚焉的吶喊是因為最近開始另一個新專案,內容涉及到網路以及空間配置,也因此和和IT、設計、採購部門成立一個小組開始協作。然後也經歷了一些撞牆期,故事懶人包幫大家整理如下: 團隊和客戶開會 我們覺得客戶是原始人 客戶認為我們也是原始人 客戶的要求我們黑人問號 我們的反饋客戶也覺得一堆黑人問號 假裝了解,請項目專員跟進 散會回公司 團隊有代溝的不斷開會 然後團隊吵架、嫌棄彼此、嫌棄客戶、說好不干了 團隊回到現實 團隊和客戶繼續有代溝的討論 團隊和客戶突然吃到翻譯米糕,似乎都懂對方在說啥 互相再回馬槍補一句:這麼簡單,早說嘛! 開始進入文明的工作時期 依照上述的狀況,當團隊開始有效率的開始溝通,關鍵就在於吃到翻譯米糕這回事,翻譯米糕是卡通多啦A夢裡面一個道具,只要吃了這個米糕以後,就可以立刻解除語言的障礙和所有人溝通。同理而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 “搞清楚大家在說什麼” 去了解客戶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自己的團隊也要有明確的溝通,同時避免造成訊息的傳達不明確,導致客戶提出的東西和我們最後完成的結果不一樣,這樣就會造成很多事情功虧一簣以及時間及資源成本的上升。而在跨部門以及跨領域的協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有效率的溝通流程和方法,來去防治客戶跟團隊鬼打牆然後項目主導人被卡在中間動彈不得的狀態發生 一、要和客戶(需求方)不斷的溝通 其實有些專案經理以及專員常常會避免去和客戶溝通,為什麼?因為怕客戶一直更改需求,然後投入時間更改以後,客戶又反悔似乎舊愛最美能不能改回原來的方案就好。大家就是最怕這種客戶和狀況發生,才會每次說要一開就把話講清楚確定下來不要亂改(可是這根本不可能啊!),一開始我也拍,但以前曾經專案執行都沒和老闆密切的回報確認,最後一刻卻被老闆整個打槍然後拼命趕工完成,而最後專案沒做好還被老闆罵的慘痛經驗以後,就將學到的教訓謹記在心: “要頻繁反覆的和客戶以及自己

項目管理在做啥?(一)關於做項目管理需要具備哪些軟實力

圖片
昨日在馬卡蒂和大學同學S見面開個同學會,S是我大一就認識的朋友,用時間上來換算也是我在菲律賓認識最久的朋友XD,而且剛好彼此都是在做項目管理,所以話匣子一開就一口氣從午餐聊到下午茶緊接著聊到天黑,我也順便跟S請教了很多問題同時也互相交換工作心法。所以在這之後我做出了2個打算: 1.工作分享文章主題以後統一改成-項目管理在幹啥? 2.這篇文章來分享做項目需要哪些軟實力 首先第一點是S同學推薦我入行後,我就一直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 項目到底在做什麼? 雖然google上以及微信公眾號上都有很多相關文章,但對我而言我想要去找尋屬於自己的詮釋、觀點、和一套工作心法來跟大家分享,同時主題用一個問號代表可以不斷的去提問然後分享我這系列主題的核心 不斷的發現問題,然後分享問題 再來第二點,昨日跟朋友互相分享下來我獲得一個很重要的心得,項目管理執行的時候真正落實的訴求就在於去降低計畫以及人所帶來的風險,也就是降低計畫的出包機率,而要達到上面的目標就必須回到本質上的一個問題 有什麼非技能性的眉角可以讓自己早點進入狀況呢? 於是我將昨天和S一起交換心得後整理成三個要點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絕對的結果導向 曾經有一位項目經理去上美術課,第一堂課老師拿了一張白紙給課堂所有的學生自由發揮,當所有學生開始動筆作畫時,只有項目經理放下紙和筆然後跟老師進辦公室討論了快一小時才出來開始作畫,原來這一小時中項目經理不斷和老師確認構圖、作畫風格、筆觸、以及預計完成時間以及後續效應,確認後才會開始正式啟動。 上面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的項目必須都是結果導向,在客戶以及主管提出項目需求的時候就必須先推敲出項目的結果,例如今日客戶只丟出要幫財務梳理流程的需求,項目專員就必須發揮上窮碧落下黃泉、問東問西問到底的精神,跟客戶和主管不斷的確認最後的成果是不是大家想要的結果。 可以透過提出1-3選項給客戶選擇,用種封閉式的問答不斷的去引導出最後執行定案,這樣的絕對結果導向是任何做項目管理的重要起手式,沒有正確的目標結果,就容易在執行專案時造成成本的提高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費。同時只要項目一啟動就等同於開始跟時間做賽跑,所以必須要把資源以及時間放在對的結果上面! 二、當催化劑不斷激活團隊 再分享個故事,有位項目經理死了以後下地獄然後過了3個月,

閱讀心得分享-在生活和工作中創造優質的點子

圖片
在上禮拜打了一篇: 創造優質時間而不是有效時間 ,裡面就有提到一個大方向就是要將時間利用價值最優化。而在今年我設立了一個新的目標就是透過寫部落格文章來訓練邏輯以及思緒表達,剛開始就只是寫些實踐後的時間管理心得,寫了一陣子後收到許多好友的回饋以及啟發,甚至一併解決寫到後面沒有題材可以寫的煩惱,也因此除了時間管理文章外,就多了 工作分享 、和 在菲律賓生活札記 這2個新主題,然後接下來我又決定再開一個新主題: 閱讀心得分享 ,來分享我閱讀的心得和啟發。 當初打算寫這主題的設定是: 我可以透過閱讀後獲得的啟發來分享給大家。 可是我又不打算單單只是寫一些作者介紹或者是書中的提及的內容,畢竟這樣子只是在重複作者說過的論點和話語,反而抽離掉我個人的觀點,這不是我想要形式,所以緊接著我再回到當初設定的初衷: 將我獲得的啟發分享給大家 所以這之間的關係就是我必須先對書本有產出我自己的新觀點以後再將所有的闡述打成文章,前者是目標後者是行為。有了這個明確的界定以後我就不會再有像在打遊記以及業配文章的疑慮因此我希望這一系列文章可以像是混血兒的概念,透過書本的觀點融合我的想法和實作來產生出屬於我自己的讀書筆記,也因此一併解除 看完書以後,卻不知道怎麼實踐的疑慮和盲點 所以以上部分是跟大家介紹這主題的原想以及出發點,然後接下來就跟大家介紹我推薦的這本書:先有爛點子才有好點子,當初我是透過這個TED演講認識這位作者高橋晉平的存在,在演講影片裡面就曾經多次提及過點子是可以有SOP一個流程和公式來製造,這個對於當初剛出社會還在做行銷活動企劃的我非常的有吸引力,而且裡面提到的一些概念也讓我在提案子的時候,可以提出一些突發奇想的怪(爛)點子,雖然常常被打槍可是也逐漸提案幾次後讓我培養出一些提案子的技巧,然後在作者出書的時候我就立刻買來讀,而且還讀了好幾遍,裡面大致的重點大致如下: 不要排斥欄點子 A+B=C 的排列組合當做點子發想公式 好點子產生必須透過大樹法則以及篩選後才會產生 其中大家應該比較在意的部分就在於A+B=C是一個怎麼樣的公式?這個公式就有點像是排列組合,比如說今天要幫一家啤酒公司開發一個新的啤酒就可以將A假設為啤酒,B爲發想元素可以是蘋果、蛋糕、巧克力、車子、大樹... .等很多種元素,然後再結合起來就可以得到例如:蘋果口味的啤酒、蛋